9月1日起,这些教育政策正式实施!
今天,这成了阿里巴巴通过技术创新的一种竞争能力!有人认为发展和保护地球是一对矛盾。
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首次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提出要加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发展。2014年,交通运输部印发《2014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要点》,发布《交通运输节能减排项目节能减排量和节能减排投资额核算细则(2014年版)》。
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全国发电总量的24.6%,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水电、风电、太阳能、核电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5.7%、10.1%、194.1%、19.5%。与此同时,积极推动气候变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分别与美国、欧盟、英国、印度和巴西发表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筹建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围绕2015年巴黎协议及后续制度建设,积极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2014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建立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提出保障天然气长期稳定供应的任务及措施。加快实施节能重点工程。(一)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2014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有关部门,印发了《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与产品产业化工程实施方案》、《关于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在建项目产能置换有关事项的通知》、《2014年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以促进关键传统产业升级。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节能与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控制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森林碳汇等举措,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014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了6.2%,比2010年累计下降15.8%,完成了十二五碳强度下降目标的92.3%。该工程主要分两部分:一是增加一级石灰石/石膏脱硫系统,形成双塔双循环脱硫模式。
公司1号机组烟气治理改造后除尘设施除尘效率为99.88-99.92%,双塔双循环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效率98.2-98.8%。并要求公司加强环保设施日常管理,确保各项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烟尘、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浓度均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表2中特别排放限值的要求。12月1日,国电红雁池公司1号机组烟气治理改造工程顺利通过自治区环境保护竣工验收,为公司除尘电价的争取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今后脱硫、湿除的运行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公司本次1号机组烟气治理技改工程投资约8489万元,均为环保投资,于2015年4月开工建设,同年10月投入运行,11月6日开展了现场验收监测工作。二是在脱硫后增加湿法电除尘系统进一步降低外排颗粒物浓度。
验收组专家经过充分的讨论和交换意见后,一致认为公司1号机组的烟气治理工程改造后各项指标符合环保要求,顺利通过环境保护验收。脱硫装置在原有塔的出口串联一座新塔作为二级塔,通过两级洗涤达到深度烟气治理的目的。据了解,公司1、2号机组脱硫系统分别于2011年2月27日、2010年9月21日通过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的环保验收,取得批复文件。预计每年可减少烟气排放量约82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787吨
在验收会上,环保局领导和专家组认真听取了公司1号机组烟气治理改造情况的工作汇报,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对改造后的脱硫效率、除尘效率、排放浓度向专家进行了详细汇报。在引增合一拆除原有增压风机的位置安装一台湿法电除尘器,有效降低出口烟尘含量并解决石膏雨、大白烟现象。脱销系统分别于2014年4月8日、2014年12月17日通过自治区环保厅的环境保护验收,取得批复文件。烟尘、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浓度均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表2中特别排放限值的要求。
二是在脱硫后增加湿法电除尘系统进一步降低外排颗粒物浓度。2号机组烟气治理改造工程(脱硫提效、电除尘增容)于2015年7月通过自治区环保厅的环境保护验收。
脱硫装置在原有塔的出口串联一座新塔作为二级塔,通过两级洗涤达到深度烟气治理的目的。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的监测结果显示,1号机组最终处理后排放烟尘排最高排放浓度为6.5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最大浓度25毫克/立方米,NOx最高排放浓度排放为51毫克/立方米。
验收会上,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陈仰光代表公司进行了表态发言,表示公司将严格按照国家环保法规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关环保工作要求,高度履行国企责任,维护运行好环保设施,严格执行达标排放各项工作要求。预计每年可减少烟气排放量约82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787吨。公司本次1号机组烟气治理技改工程投资约8489万元,均为环保投资,于2015年4月开工建设,同年10月投入运行,11月6日开展了现场验收监测工作。同时完成引增合一改造工程,取消旁路烟道。并要求公司加强环保设施日常管理,确保各项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12月1日,国电红雁池公司1号机组烟气治理改造工程顺利通过自治区环境保护竣工验收,为公司除尘电价的争取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今后脱硫、湿除的运行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该工程主要分两部分:一是增加一级石灰石/石膏脱硫系统,形成双塔双循环脱硫模式。验收组专家经过充分的讨论和交换意见后,一致认为公司1号机组的烟气治理工程改造后各项指标符合环保要求,顺利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陈仰光,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李光立,生产副总经理胡珺以及生产技术部、环保工作组、运行部专工、项目施工单位负责人等参加了验收会。公司1号机组烟气治理改造后除尘设施除尘效率为99.88-99.92%,双塔双循环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效率98.2-98.8%。
当天晚上,由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牵头,自治区环境监察大队、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市环保局组成的专家组深入公司1号机组集控室、脱硫值班楼、废水处理站现场,仔细查看了该公司1号机组的运行情况、管理制度,询问了石灰石的消耗量等指标。均达到设计合同和调试措施中的各项质量技术要求。
据了解,公司1、2号机组脱硫系统分别于2011年2月27日、2010年9月21日通过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的环保验收,取得批复文件。整体验收于2013年12月30日取得国家环保部批复但在北京等大城市,机动车对PM2.5的贡献更明显。中国环科院副院长、大气物理学家柴发合介绍,进入11月以来,华北地区遭遇多次强降雪天气,冰雪消融导致地面湿度接近饱和,温度降低,而中层大气同期存在显著回暖情况,使得华北地区大范围处于高湿度、低风速、强逆温的极端不利气象条件,污染物持续积累,从而导致重污染过程。
城区内绝大多数监测站PM2.5小时浓度断崖式下降,从超过600微克/立方米回落到10微克/立方米以内。据环保部12月1日深夜发布的最新通报,此次京津冀持续重霾,燃煤是罪魁祸首。
所以只有从根本上调整产业结构,化解过程产能才能彻底解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问题。由于北京的重污染企业多已迁出,所以本地的燃煤、工业污染源较少,以往的多次雾霾事件中,外地污染传输是重要原因之一。
北京市及周边省部分区县劣质散煤燃烧等。此次重污染过程主要以本地排放贡献为主,其中机动车贡献占比大。
环保部连续多日督查发现,重污染天气期间,一些企业依然违法生产、超标排放。需要注意的是,北京此次雾霾祸首不同以往。经过一晚冷空气的洗濯,2015年12月2日早晨,北京终于重现蓝天。进入冬季,华北地区城乡结合部、农村散烧情况普遍,供热锅炉排放量也增大。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表明,低温下机动车冷启动和道路严重拥堵,造成排放量大幅增加。柴发合强调,相比治标的临时管控措施,改变产业结构,化解过程产能对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则有着治本的意义。
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刘长根认为,虽然此次应急措施启动及时,但落实到、乡镇、街道时就大打折扣,管理粗放和缺位导致空气应急预案效果不好。北京郊区重型车辆未按要求禁驶,扬尘严重
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刘长根认为,虽然此次应急措施启动及时,但落实到、乡镇、街道时就大打折扣,管理粗放和缺位导致空气应急预案效果不好。城区内绝大多数监测站PM2.5小时浓度断崖式下降,从超过600微克/立方米回落到10微克/立方米以内。